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惠誉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,或受哪些因素影响?财政部如何回应

2025-04-13

近日,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发布了一份报告,将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从“A+”调降至“A”,并给出了一些理由。

然而,这一决定真的客观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吗?财政部对此表示了明确的反对意见。

首先,惠誉承认中国具有稳健的经济增长前景和全球贸易中的关键地位。然而,他们固守原有的评级方法,未能充分反映中国的实际情况。

事实上,2024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34.9万亿元,增长5%,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。

这一系列数据表明,中国经济的基础稳固、优势显著、韧性强大、潜力巨大,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。

从生产要素来看,中国拥有丰富的人才红利、存量资本和技术进步等优势。这些因素为中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

此外,新兴经济、城镇化和市场化改革等领域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。例如,2020年疫情期间,尽管全球经济受到严重冲击,中国经济依然表现出较强的韧性,尤其是外贸屡创新高。

这些都证明了中国经济的强劲内生动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
在宏观政策方面,中国政府不断强化逆周期调控效能,深化改革开放成效逐步显现。

通过加大财政政策力度和优化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,中国成功地稳定了市场预期,增强了经济向好发展的势头。

这种积极主动的政策调整,不仅有助于应对短期波动,也为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有趣的是,惠誉对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更早。早在2023年8月,惠誉就将美国的信用评级下调至AA+,理由是债务积累巨大且治理能力减弱。

相比之下,美国政府长期以来依靠打破债务上限,来偿还债务,两党之间的预算削减方案迟迟无法达成共识。

显然,美国的财政状况更为堪忧。而中国则在疫情期间展现了较强的韧性,尤其是在外贸领域屡创佳绩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美国面临的风险不仅仅来自财政问题。随着通胀抬头和利率上升,政府的利息支出可能会进一步增加。

这种情况类似于日本90年代后期的表现,当时政府债务持续高速增长,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。

因此,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,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债务水平都是一个重大挑战。

综上所述,我们可以发现,虽然国际评级机构的下调看似对中国不利,但实际上却暴露出了评级机构自身的局限性和片面性。

正如财政部所指出的那样,中国经济的基础牢固、优势突出、韧性强大,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。

相反,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国内的实际问题,如居民高杠杆下的消费不足问题、政府逆周期调控加杠杆的使用效率等。

只有通过修炼内功、增强自身实力,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 #信用#

返回